2011年3月1日,江苏水平衡测试公司,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颁布施行,十年来,江苏水平衡测试公司,青海省共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09万平方公里,水土治理成效显著。
水土治理久久为功,绿了山川富了百姓。
青海省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是中国的生态高地。依据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成果显示,较2011年,青海省水土流失面积减少6523.64平方公里,中度以上面积减少2.55万平方公里,实现面积和强度“双降”。
“十三五”期间,青海省依法编报水土保持方案的生产建设项目达1312个,有力管制了生产建设项目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有效减少了对生态系统的扰动和破坏,达到社会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双赢的目的。
位于青海东部的湟水河谷地是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界地带,年降雨量不足内地的一半,土质储存水难,易导致水土流失。
眼下正值春耕大忙季节,西宁市大通县八里村内,机械化设备正在春耕生产中大显身手。昔日广种薄收的坡耕地,通过坡改梯工程建设后焕然一新。
“坡改梯”顾名思义,是把原来的坡耕地变成水平梯田,使跑土、跑水、跑肥的“三跑地”变成保土、保水、保肥的“三保地”,不仅解放劳动力、农作物增产增收,还激活了村民致富的积极性。
当地水保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013年以来大通县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的相继实施,八里村所在的逊让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至2018年,共完成坡改梯3542.2公顷。
走进与八里村不远的黄家寨镇洪水沟地区,沟道内到处可见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所建设的骨干坝、中型坝、小型淤地坝,山坡上梯田绵延起伏,水保林迎风摆动。一项项工程不仅减少了水土流失,也为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
事实证明,留住了水土,就留住了发展的根;牢固了生态之基石,就实现了绿水青山,同样就拥有了金山银山。
南当山坐落于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站在山上俯瞰,县城和隆务河尽收眼底。与县域东部干旱山区许多光秃秃的荒山头一样,过去的南当山代表的是贫瘠与落后。如今,它却成为了当地的一道绿色屏障和亮丽的风景。
南当山的蜕变,得益于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当地采用点、线、面结合,坡面、沟道立体配置的防治措施,至2019年完成水保造林1370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60.5平方公里,林草覆盖率由治理前的17.18%提高到治理后的53.35%,区域内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78%。
位于黄河上游公伯峡段右岸的尖扎县,有一块名为扎玛当的地区,区域内丘陵起伏、地形破碎、沟壑密布、植被稀疏,气候温和且干燥,土地干旱而贫瘠,水土流失严重,“种树不见绿,造林不见林”是这里的常态。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水源涵养能力不足,从2019年开始当地实施坡耕地改造、营造乔木林和经济林、封育保护及修建水平阶等水土保持措施,并在治理过程中利用“水土保持+精准扶贫”模式,为当地乡村振兴奠定良好的基础和支撑。
在省会西宁市长岭沟,经过30多年水土保持工程的实施,已形成了集绿化美化、科研试验、科技示范、旅游观光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具有青藏特色水土保持科技示范的山地生态公园。
同样在西宁市海湖新区的湟水一级支流火烧沟流域,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湿地有机衔接,相互衬托,似一副徐徐展开的水生态和谐画卷。经过水土保持工程的实施,流域内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植被覆盖率明显提高,涵养了水源,减轻了地表冲刷,促进了流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在海东市民和县城周边地区,通过水土保持工程的实施,使流域林地及其周围地区的水分条件得到改善,小气候得到调节,不仅为促进城镇化建设的高起点推进筑就了绿色屏障,更改善了企业投资兴业的外部形象。
水土保持工作为青海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同时也让青海的生态之基越来越牢固。
清明假期,西宁市湟中区卡阳村绿意渐现。站在山梁之上,一层层梯田随着山势蜿蜒远去,沟谷内,游客如织,儿童的欢声笑语,让这个小山村充满生机。
从昔日的穷山沟,到如今富有名气的“乡趣卡阳”景区,近年来卡阳村依托生态资源,挖掘文化、体育、乡村特色风俗和乡间美食,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之路。
在此之前,卡阳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交通不便,人均耕地面积少。为了使村民脱贫致富,当地水土保持部门精准施策,以坡耕地改造为抓手,通过精准对接生态观赏性树种、梯田特色农作物种植、珍稀花卉建设等措施,使卡阳村周边地区的水热状况得到改善,地区涵养水源得到明显增加,地表径流的冲涮逐年减少,土壤侵蚀程度也逐年减轻,生态有了良性循环。
青海省水土保持中心主任党生说,通过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的有力实施,治理区植被覆盖率增加20%左右,土地利用率由50%提高到70%以上,粮食单产提高25%以上。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在保护水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脱贫致富、乡村振兴、保障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日益彰显。